颈椎小关节紊乱有多种常见症状,包括颈部疼痛(多突然发生、集中于一侧可放射、程度因人而异,中老年人及长期伏案等不良姿势人群易患,有外伤或劳损史者风险高)、颈部活动受限(屈伸旋转等活动范围减小、影响日常,有颈部手术或长期颈椎疾病史者更易受限)、局部压痛(小关节处有固定压痛点,男女无明显差异,长期重体力劳动等不良姿势人群更明显,有颈部肌肉劳损史者易出现)及其他伴随症状如头晕(因影响血管神经致脑供血不足,长期熬夜等人群易伴发)、上肢麻木(影响神经根时出现,儿童少、老人与颈椎退变有关,长期用电子设备不良姿势人群易出现)。
疼痛特点:多为突然发生的剧烈疼痛,疼痛部位主要集中在颈部一侧,可放射至肩部、背部等区域。疼痛程度因人而异,有的患者疼痛较为剧烈,严重影响颈部活动;部分患者疼痛相对较轻,但也会对日常颈部活动造成一定限制。例如,在一些突然扭转颈部的动作后,如快速回头、颈部突然受到外力牵拉等情况下,容易引发颈部疼痛。从年龄角度看,各个年龄段都可能发生,但中老年人相对更为常见,这与长期颈椎的劳损等因素有关;在生活方式方面,长期伏案工作、颈部姿势不良的人群更容易出现颈部小关节紊乱导致疼痛。
与病史的关系:如果患者既往有颈部外伤史、长期颈椎慢性劳损病史等,发生颈椎小关节紊乱引起颈部疼痛的风险会增加。比如有过颈部扭伤未完全恢复的患者,颈椎小关节的稳定性可能已经受到影响,更容易再次出现小关节紊乱及相应疼痛症状。
颈部活动受限
活动范围改变:患者颈部的屈伸、旋转等活动会受到明显限制。比如颈部前屈、后伸时感觉活动不灵活,旋转颈部时会发现转动幅度明显减小,且在活动过程中可能会因为疼痛而不敢进行较大范围的活动。这种活动受限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如不能自如地转头看东西、穿衣洗漱等动作都会受到影响。不同年龄阶段的患者,活动受限对生活的影响程度有所不同,对于儿童来说,可能会影响其正常的学习姿势和活动;对于老年人,可能会影响其日常的出行和自我照顾能力。在生活方式上,长期缺乏颈部运动锻炼的人群,颈部的柔韧性和灵活性较差,更容易出现颈部活动受限的情况。
与病史的关联:有颈部手术史或者长期颈椎疾病病史的患者,颈椎小关节紊乱导致颈部活动受限的可能性更高。例如曾经做过颈部手术的患者,术后颈部的组织结构可能发生了一定变化,小关节的稳定性受到影响,容易出现活动受限的症状。
局部压痛
压痛部位:在颈椎的小关节处可找到明显的压痛点。通常用手指按压颈部相关小关节区域时,患者会感觉到明显的疼痛。压痛点的位置相对固定,一般与颈椎小关节紊乱的部位相对应。从性别角度看,男女在颈椎小关节紊乱时局部压痛的表现并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但不同性别的人群可能因为从事不同的工作,导致颈椎小关节紊乱的概率不同,进而影响压痛出现的频率。对于生活方式方面,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且颈部姿势不良的人群,局部压痛可能更为明显。
与病史的联系:有颈部肌肉劳损病史的患者,颈椎小关节周围的肌肉组织处于紧张、劳损状态,更容易引发小关节紊乱,从而出现局部压痛。比如长期伏案工作导致颈部肌肉劳损的人群,其颈椎小关节紊乱时局部压痛会比较突出。
其他伴随症状
头晕: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头晕症状,这是因为颈椎小关节紊乱可能影响到颈部的血管神经,导致椎动脉受到刺激或压迫,引起脑部供血不足,从而出现头晕。头晕的程度可轻可重,轻者可能只是感觉头部昏沉,重者可能会出现眩晕,甚至站立不稳。不同年龄的患者头晕表现有所不同,老年人头晕可能更容易伴有平衡功能障碍,而儿童出现头晕时需要警惕是否有其他潜在的问题。在生活方式上,长期熬夜、作息不规律的人群,自身的血液循环调节能力可能会受到影响,在出现颈椎小关节紊乱时更容易出现头晕症状。
上肢麻木:当颈椎小关节紊乱影响到神经根时,可能会出现上肢麻木的症状。麻木部位多为上肢的一侧,如手臂、手指等。麻木的程度也有差异,有的患者只是轻微的麻木感,有的患者麻木感较为强烈,严重时可能会影响上肢的感觉和运动功能。从年龄角度,儿童出现上肢麻木相对较少见,但如果有颈部外伤等情况也可能发生;对于老年人,上肢麻木可能与颈椎的退变等因素有关。在生活方式方面,长期使用电子设备保持不良颈部姿势的人群,更容易出现神经根受压导致上肢麻木的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