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有多种临床表现,包括功能代偿期的呼吸困难(活动后出现,随病情进展静息时也有,受心肺功能、生活方式、年龄、基础病史影响)、咳嗽咳痰(长期咳嗽,急性发作期痰量增多变脓性,受肺部基础疾病、年龄、吸烟、基础病史影响)、乏力及劳动耐力下降(全身乏力,活动耐力降低,受心肺功能、年龄、生活方式、心血管基础病史影响)、心悸(自觉心跳加快心慌,受缺氧等、年龄、生活方式、心脏基础病史影响)、病情加重时的呼吸困难加重伴发绀(呼吸困难加剧,口唇等发绀,受心肺功能、年龄、生活方式、肺部严重基础病史影响)、消化道症状(腹胀、食欲不振等,受右心衰竭致胃肠道淤血缺氧、年龄、生活方式、肝脏基础病史影响)、严重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时的神经精神症状(头痛、失眠等,受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年龄、生活方式、脑部基础病史影响)。
一、呼吸困难
表现:是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常见的早期症状之一,在功能代偿期,患者活动后可出现呼吸困难,随着病情进展,静息时也会感到呼吸困难。例如,患者日常进行轻微活动,像缓慢行走一段距离后就会明显感觉气不够用,需要停下休息。
影响因素:与心肺功能受损程度相关,患者的生活方式如长期吸烟、从事重体力劳动等会加重呼吸困难的程度,年龄较大的患者心肺功能本身有所衰退,也会使呼吸困难更易出现且更严重,有慢性支气管炎等基础病史的患者,病情反复会导致呼吸困难逐渐加重。
二、咳嗽、咳痰
表现:患者常有长期咳嗽,咳痰一般为白色黏液或浆液性泡沫痰,急性发作期痰量增多,可呈脓性。比如,病情稳定时可能每天有少量白色痰咳出,而在呼吸道感染等急性发作时,痰量明显增多,变为黄色脓性痰。
影响因素:长期的肺部基础疾病刺激气道,导致气道分泌物增多引发咳嗽咳痰。年龄较大的患者呼吸道黏膜防御功能下降,更易受到刺激出现咳嗽咳痰。生活方式中吸烟会刺激呼吸道,加重咳嗽咳痰症状,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的患者咳嗽咳痰是其基础症状表现,且易因感染等因素急性加重。
三、乏力、劳动耐力下降
表现:患者感觉全身乏力,活动耐力明显降低,原本能轻松完成的日常活动,现在做起来很吃力。例如,以往能快速爬上三层楼梯,现在爬一层就气喘吁吁,全身没力气。
影响因素:心肺功能不全导致机体供氧不足,进而引起乏力和劳动耐力下降。年龄大的患者本身身体机能衰退,会使乏力等症状更明显。生活方式缺乏运动等会进一步降低劳动耐力,有心血管基础病史的患者可能因心脏功能也受影响,加重乏力等表现。
四、心悸
表现:患者可自觉心跳加快、心慌,有时能明显感觉到心脏跳动。
影响因素: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等因素影响心脏功能,导致心律失常等情况出现心悸。年龄较大的患者心脏本身调节功能相对较弱,易因心肺疾病出现心悸。生活方式中过度劳累等会诱发心悸,有心脏基础病史的患者患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时更易出现心悸症状。
五、呼吸困难加重伴发绀
表现:在病情加重时,患者呼吸困难明显加剧,口唇、甲床等部位出现发绀现象,即皮肤黏膜呈青紫色。例如,口唇颜色由红润变为暗紫色,甲床也失去正常的血色呈现青紫色。
影响因素:心肺功能进一步恶化,氧合能力严重下降导致发绀,呼吸困难加重。年龄大的患者对缺氧等耐受更差,发绀可能更明显。生活方式中处于污染环境等会加重缺氧程度,使发绀更严重,有肺部严重基础病史的患者病情加重时发绀出现更频繁且程度重。
六、腹胀、食欲不振等消化道症状
表现:患者可能出现腹胀,食欲减退,不想进食。比如,原本每餐能吃一碗饭,现在吃几口就感觉饱了,且腹部有胀满不适的感觉。
影响因素:右心衰竭时体循环淤血,影响胃肠道血液循环,导致胃肠道淤血、缺氧,从而出现消化道症状。年龄大的患者胃肠道功能本身相对较弱,更易出现食欲不振等情况。生活方式中饮食不规律等可能加重消化道症状,有肝脏等基础病史的患者可能因右心衰竭影响肝脏等脏器血液供应,加重消化道不适。
七、神经精神症状
表现:严重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时,患者可出现头痛、失眠、烦躁不安、谵妄、抽搐、昏迷等神经精神症状。例如,患者可能在夜间出现失眠,白天表现为烦躁不安,严重时陷入昏迷状态。
影响因素: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年龄较大的患者中枢神经系统对缺氧等更敏感,易出现神经精神症状。生活方式中过度劳累等可能诱发神经精神症状的出现,有脑部基础病史的患者在患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时神经精神症状可能更易发生且更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