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经常流鼻血的原因包括局部因素和全身因素。局部因素有鼻黏膜干燥、挖鼻习惯、鼻部外伤、鼻腔异物;全身因素有血液系统疾病、维生素缺乏、心血管系统疾病、急性发热性疾病,家长应带孩子及时就医检查并采取相应措施,还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一、局部因素
1.鼻黏膜干燥:儿童鼻腔黏膜较薄且娇嫩,若空气过于干燥(如秋冬季节室内空气湿度低),鼻黏膜容易干燥、破裂出血。比如在北方冬季,长时间使用暖气或空调,会使室内空气湿度降低,增加孩子鼻黏膜干燥出血的几率。
2.挖鼻习惯:有些孩子有挖鼻孔的不良习惯,频繁挖鼻会损伤鼻黏膜,导致鼻出血。例如孩子无意识地经常用手指去挖鼻孔,就可能破坏鼻黏膜的完整性,引发出血。
3.鼻部外伤:孩子活泼好动,在玩耍过程中可能发生鼻部碰撞等外伤,如摔倒时碰到鼻子、被玩具碰到等,导致鼻黏膜血管破裂出血。
4.鼻腔异物:儿童好奇,可能将小玩具、纸团等异物塞入鼻腔,异物长期刺激鼻黏膜,引起鼻黏膜炎症、糜烂,从而导致出血。
二、全身因素
1.血液系统疾病:某些血液系统疾病可引起鼻出血,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由于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凝血功能受到影响,容易出现鼻出血;还有白血病,会影响骨髓的正常造血功能,导致血小板生成减少等,进而引发鼻出血。这类疾病往往还会伴有其他表现,如皮肤瘀点、瘀斑、贫血等。
2.维生素缺乏:维生素C、维生素K等缺乏会影响凝血功能。例如孩子长期挑食、偏食,饮食中缺乏新鲜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以及绿色蔬菜等富含维生素K的食物,就可能导致维生素缺乏性鼻出血。
3.心血管系统疾病:高血压也可能导致孩子鼻出血,虽然儿童高血压相对少见,但某些先天性心血管疾病等可能引起血压升高,进而导致鼻黏膜血管破裂出血。比如先天性主动脉缩窄等疾病,可能影响血液循环,导致血压异常。
4.急性发热性疾病:孩子患感冒、流感等急性发热性疾病时,体温升高会使鼻黏膜血管扩张、充血,同时发热导致孩子呼吸增快,鼻黏膜干燥,容易出现鼻出血。例如孩子患流感时,除了发热、咳嗽等症状外,可能伴有鼻出血。
如果孩子经常流鼻血,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如血常规、凝血功能等,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鼻腔湿润,避免挖鼻等不良习惯。对于有全身疾病的孩子,要积极治疗原发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