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耳部问题包括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类。急性中耳炎因儿童咽鼓管特点及上呼吸道感染易发病,表现为耳痛、发热等;外耳道炎常因挖耳或游泳进水致细菌感染,有耳痛、分泌物等表现;耳耵聍栓塞是因耵聍分泌旺盛排出不畅,有胀痛、耳鸣等症状;气压损伤因儿童咽鼓管调节功能不完善,在气压变化时出现耳胀痛、闷塞感等。
一、耳部感染性疾病
(一)急性中耳炎
1.病因:儿童咽鼓管短、宽且直,病原体易通过咽鼓管侵入中耳,常见病原体有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上呼吸道感染时,炎症易蔓延至中耳引发感染。例如,儿童患普通感冒后,鼻腔分泌物增多,病原体可能经咽鼓管进入中耳。
2.症状表现:儿童常表现为耳朵剧烈疼痛,婴儿可能因疼痛而哭闹不安、拒食,还可能伴有发热,体温可高达38-40℃,部分儿童会出现听力下降、耳闷等症状。
3.人群因素:儿童自身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相比成人更易发生急性中耳炎。婴幼儿不会准确表达耳部疼痛,需家长密切观察其异常表现。
(二)外耳道炎
1.病因:儿童经常挖耳朵可能损伤外耳道皮肤,导致细菌感染引发外耳道炎;游泳后外耳道进水,也易滋生细菌引起炎症。比如,儿童在泳池游泳后未及时清理外耳道,水分残留易引发感染。
2.症状表现:外耳道疼痛,牵拉耳廓或按压耳屏时疼痛加剧,外耳道可能有分泌物,儿童可能会因疼痛而用手抓耳朵,部分儿童可能伴有轻度发热。
3.人群因素:儿童活泼好动,自我控制能力差,更易出现挖耳等损伤外耳道皮肤的行为,且游泳等活动接触水的机会较多,增加了外耳道炎的发病风险。
二、非感染性耳部问题
(一)耳耵聍栓塞
1.病因:儿童外耳道耵聍腺分泌旺盛,如果耵聍排出不畅,就会逐渐积聚形成栓塞。比如,外耳道狭窄、畸形等情况可能影响耵聍排出。
2.症状表现:当耳耵聍栓塞时,可能会引起耳朵胀痛,若耵聍压迫鼓膜,还可能导致耳鸣、听力下降等,儿童可能会出现抓耳、烦躁等表现。
3.人群因素:儿童外耳道结构特点使其耵聍排出相对困难,且部分儿童不注意耳部清洁,更容易发生耵聍栓塞。
(二)气压损伤
1.病因:乘坐飞机、潜水等情况下,气压变化可能导致中耳内外气压不平衡,引起耳朵疼痛。例如,飞机起降时,儿童咽鼓管调节功能不完善,不能及时平衡中耳与外界气压。
2.症状表现:耳朵会出现胀痛、闷塞感,严重时可能伴有听力下降,儿童可能会表现出哭闹、不适等。
3.人群因素:儿童咽鼓管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在气压变化时更易发生气压损伤导致耳朵疼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