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上颌窦炎症是发生于左侧上颌窦的炎性疾病,病因有感染、过敏、鼻腔结构异常、邻近器官炎症蔓延等,临床表现有局部症状(患侧面部疼痛等)和全身症状(部分患者全身不适等),诊断靠影像学检查(鼻窦CT)和鼻内镜检查,治疗分药物、鼻腔冲洗、手术,需综合患者具体情况采取个体化方案。
病因方面
感染因素:最常见的是细菌感染,例如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细菌可通过呼吸道侵入上颌窦引发炎症。上呼吸道感染时,病原体容易蔓延至上颌窦;另外,外伤导致鼻窦黏膜受损,细菌也可能趁机入侵。儿童由于呼吸道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相对成人更易因上呼吸道感染引发左上颌窦炎症。
过敏因素:过敏体质者接触过敏原后,如花粉、尘螨等,可引起上颌窦黏膜的过敏性炎症反应。过敏导致黏膜水肿、分泌物增多,进而影响上颌窦的引流,容易诱发炎症。在花粉季节,过敏体质者若未做好防护,患左上颌窦炎症的风险增加。
鼻腔结构异常:如鼻中隔偏曲、鼻甲肥大等鼻腔结构异常,会影响上颌窦的通气和引流,使上颌窦内的分泌物不易排出,长期积聚容易引发炎症。这种情况在有先天性鼻腔结构异常的人群中较为常见,且可能伴随终生影响鼻窦的正常功能。
邻近器官炎症蔓延:邻近的牙齿炎症,如牙槽脓肿等,可波及上颌窦,引起上颌窦炎症。例如,上颌后牙的根尖感染可穿破牙槽骨进入上颌窦,导致左上颌窦炎症。有牙齿疾病且未及时治疗的人群,发生这种情况的风险较高。
临床表现
局部症状:患侧面部疼痛或压痛,上颌窦区域可能有闷胀感或疼痛感,尤其在按压上颌窦前壁时疼痛明显。鼻塞,鼻腔分泌物增多,可为脓性或黏脓性鼻涕,这是因为炎症刺激导致黏膜分泌增加且引流不畅。还可能出现嗅觉减退,由于鼻腔分泌物阻塞嗅裂或炎症影响嗅觉感受器所致。
全身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全身不适,如发热、乏力等,尤其是急性炎症发作时,全身症状相对明显。儿童患左上颌窦炎症时,全身症状可能更突出,除了发热、乏力外,还可能表现为精神不振、食欲减退等。
诊断方法
影像学检查:鼻窦CT是诊断左上颌窦炎症的重要手段,可清晰显示左上颌窦黏膜增厚、窦腔内是否有积液、是否存在骨质破坏等情况。例如,CT下可见左上颌窦黏膜厚度超过正常范围(一般认为超过4mm可考虑炎症),窦腔内有密度增高影等。
鼻内镜检查:通过鼻内镜可以直接观察鼻腔内的情况,如鼻甲是否肥大、鼻中隔是否偏曲、鼻窦开口处是否有脓性分泌物等,有助于明确左上颌窦的开口是否通畅以及鼻腔内的病变情况,对诊断左上颌窦炎症有辅助作用。
治疗原则
药物治疗:对于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左上颌窦炎症,可使用抗生素治疗,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抗生素,但需根据药敏试验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如果是过敏因素引起的炎症,可使用抗过敏药物,如抗组胺药等,以减轻黏膜水肿和过敏反应。使用药物时需考虑患者年龄,儿童应避免使用不适合的药物,选择儿童适用的剂型和剂量范围的药物。
鼻腔冲洗:使用生理盐水进行鼻腔冲洗,有助于清除鼻腔内的分泌物,改善鼻腔通气,促进上颌窦的引流。鼻腔冲洗适用于各年龄段患者,但儿童冲洗时需注意操作方法,避免呛咳等情况。
手术治疗:如果左上颌窦炎症经保守治疗无效,或存在鼻腔结构异常严重影响引流等情况,可考虑手术治疗,如上颌窦穿刺冲洗术、鼻内镜下上颌窦开放术等。手术治疗需严格掌握适应证,对于儿童患者,手术应谨慎选择,优先考虑保守治疗等非手术方法。
总之,左上颌窦炎症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年龄、病史等因素,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