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洗脸时流鼻血可能由局部因素和全身因素导致,局部因素包括鼻腔黏膜干燥、鼻前庭炎、鼻腔血管畸形;全身因素有高血压、血液系统疾病、肝脏疾病;特殊人群中儿童因爱挖鼻、鼻腔血管脆弱及维生素缺乏易鼻出血,老年人因鼻腔黏膜萎缩、高血压患病率高及可能存在其他疾病致鼻出血情况复杂,若经常流鼻血或量大不易止需及时就医检查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鼻前庭炎:鼻前庭皮肤的炎症会使局部皮肤黏膜受损。患者鼻前庭区域皮肤可能存在红肿、糜烂等情况,洗脸时的擦拭等动作可能引发炎症部位的出血。鼻前庭炎多与鼻腔分泌物刺激、反复挖鼻等因素有关,炎症导致局部血管通透性增加,洗脸时的机械刺激易促使血管破裂出血。
鼻腔血管畸形:鼻腔内存在先天性或后天性的血管畸形,这些异常的血管结构不如正常血管稳定。洗脸时的外力或水温等刺激可能影响到畸形血管,导致破裂出血。比如一些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患者,其鼻腔内的毛细血管存在结构异常,容易在受到刺激时出血。
全身因素
高血压:高血压患者早上血压可能有波动,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洗脸时的动作可能引起血压进一步升高,而鼻腔内的小血管承受不住过高的压力,从而发生破裂出血。高血压患者的动脉压持续升高,使得鼻腔黏膜下的小动脉压力增大,当受到外界刺激时,血管破裂的风险增加。有研究显示,高血压患者鼻出血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血压正常人群。
血液系统疾病:某些血液系统疾病会影响凝血功能,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等。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会导致凝血障碍,白血病患者的骨髓造血功能异常,也会影响血液的正常凝血机制,从而容易出现鼻出血,且往往可能是反复出血。例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体内血小板计数显著低于正常范围,凝血时间延长,洗脸时轻微的创伤就可能引发鼻出血。
肝脏疾病:肝脏是合成凝血因子的重要器官,肝脏疾病可能导致凝血因子合成减少,进而影响凝血功能。肝硬化等肝脏疾病患者常伴有凝血功能障碍,容易出现鼻出血症状。肝脏疾病会干扰维生素K的代谢等过程,而维生素K是参与凝血因子合成的重要物质,所以肝脏疾病患者的凝血功能受到影响,增加了鼻出血的发生几率。
特殊人群情况
儿童:儿童鼻出血相对常见,可能与儿童喜欢挖鼻有关,频繁挖鼻会损伤鼻腔黏膜。另外,儿童鼻腔血管较脆弱,在受到外界刺激时易破裂。例如,有的儿童在早上洗脸时,由于不小心触碰到鼻腔,就可能引发鼻出血。同时,儿童如果存在维生素缺乏,如维生素C、维生素K缺乏,也会影响凝血功能,增加鼻出血风险。
老年人:老年人鼻出血需要格外关注,老年人多存在鼻腔黏膜萎缩的情况,黏膜变薄且血管弹性下降。同时,老年人高血压的患病率较高,加上可能存在的血液系统疾病或肝脏疾病等,使得老年人鼻出血的原因更为复杂。比如一些老年高血压患者,早上血压不稳定,洗脸时容易诱发鼻出血,而且老年人鼻出血往往出血量可能较多,需要及时处理。
如果早上洗脸时经常流鼻血或鼻出血量大不易止住,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如鼻内镜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检查等,以明确具体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