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温分为四阶段,轻度核心体温35℃至32℃有肌肉轻微颤抖等表现及时保暖可恢复,中度32℃至28℃颤抖可能停止意识模糊等需有效保暖医疗干预,重度28℃至24℃意识严重模糊等需专业复温急救,极重度低于24℃生命体征极不稳定需立即启动紧急医疗救援且预后差要重视早期预防干预。
一、轻度失温
核心体温范围为35℃~32℃。此阶段人体开始出现体温调节功能受影响的表现,常见症状包括肌肉轻微颤抖,这是身体试图通过肌肉运动产生热量来维持体温;皮肤会呈现苍白状态,是因为外周血管收缩以减少热量散失;患者主观感觉明显寒冷,但一般意识尚清晰,思维和反应能力轻度受影响,此阶段若能及时采取保暖措施,体温较易恢复。例如,在寒冷环境中穿着单薄的儿童,若核心体温处于此范围,需尽快转移至温暖环境并添加保暖衣物。
二、中度失温
核心体温处于32℃~28℃。此时颤抖现象可能停止,因为身体能量储备逐渐消耗,肌肉运动能力下降。患者意识开始模糊,言语可能不清,心跳和呼吸频率会加快,以试图维持身体功能,但机体代偿能力已趋极限。例如,老年人在寒冷环境中暴露较久,可能出现此类情况,其体温调节功能随年龄衰退,更易进入中度失温状态,需尽快实施有效的保暖及医疗干预。
三、重度失温
核心体温为28℃~24℃。此阶段患者意识严重模糊甚至丧失,心跳和呼吸显著减慢,可能出现心律失常等情况,身体各系统功能严重受抑制,生命体征极度不稳定。对于儿童而言,由于其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更易快速进展至重度失温,需要立即进行专业的复温等急救处理。
四、极重度失温
核心体温低于24℃。此时生命体征极度不稳定,心跳、呼吸可能几乎停止,随时面临心跳呼吸骤停的危急状况。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极重度失温都是极其危险的状态,需立即启动紧急医疗救援,进行包括体外复温、心肺复苏等一系列急救措施,且此类患者预后往往较差,需高度重视早期预防和及时干预。
















